我校举办作家沈世豪《毛泽东在闽西》读者见面会

发布部门: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4-25 点击数:

    春日芳菲,书香致远,第29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作家沈世豪读者见面会也如约而至。23日下午两点半,《毛泽东在闽西》第一作者、我校退休二级教授沈世豪走进我校图书馆一楼学习书苑,以“感悟历史、启迪今天、开创未来”为主题跟大家分享了《毛泽东在闽西》一书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感悟。

    校党委书记蒋先立、校长唐宁、党委副书记王育培、学校教师代表、高职及开放学生代表与来自集美大学理论社团的师生代表、前埔西社区代表等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前往参加。

    2023年出版的《毛泽东在闽西》是沈世豪教授的最新力作,于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前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毛泽东在闽西六年战斗生活的极不平凡的历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是一部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毛泽东自闽西发源的思想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珍贵历史文献。

    豪迈的沈世豪教授侃侃而谈,跟大家分享本书的创作缘起、创作历程、创作方法、创作特点以及本书的价值与意义。该书的创作缘起于沈教授1993年接受任务成功创作的《中国有个毛泽东》,为了用全新的视角对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进行比较详尽的全景式地梳理和总结,他决定创作《毛泽东在闽西》。他和另一作者何英前往闽西,亲自用脚步丈量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历时三个月实地考察搜集了丰厚素材。该书一改编年式的传统手法,运用以毛泽东思想中最为主要的理论、观点作为焦点进行描述,采取政论体报告文学的形式,因而既有政论特征,又有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生动性、文学性。作者注重还原史实,特别注意细节的真实。近30万字的书稿,字字句句都进行了近似苛求的推敲。全新的政论视角、诸多的文学表现手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为读者打开了一幅上世纪三十年代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画卷。同时从政论的视角着重,阐述了闽西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的萌发地这一观点,从而全面提升了闽西中央苏区乃至福建在党史、军史、国史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沈世豪教授精彩的分享,使大家了解到沈教授创作成功背后的精彩故事,深受启发,现场互动热烈。唐宁热情分享了春节期间认真研读此书的心得体会,他从书中领悟到了“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希望全校老师持续努力奋斗,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王育培回顾了自己与沈教授共事的点点滴滴,对沈教授的为人处世、工作风格和钻研精神深感敬佩。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读书社指导老师池秀梅表示收获颇丰,通过这本可读性很强的著作,非常轻松地重温了毛泽东在闽西这段珍贵的革命历史,回去要把这本书推介给学生。我校健心读书社成员、机设23A蔡伊婷发言说:“这本书不仅描述了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斗争经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信念。”

    蒋先立在总结讲话中,从学习者角度肯定了《毛泽东在闽西》出版的作用及意义,他对学校师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二是以沈世豪教授为榜样,坚守匠心,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三是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以浓郁书香文化提升学校内涵。

    分享阅读红色题材著作,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本次活动由校图书馆、关工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等部门联合主办。这场沁入“人心”的读者见面会,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心和决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共同携手推动阅读推广,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沈世豪教授分享《毛泽东在闽西》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感悟

唐宁分享读《毛泽东在闽西》的体会

王育培交流心得

学生读者踊跃发言

蒋先立总结发言

沈世豪为师生签书


Copyright©2019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厦门开放大学) 图书馆 版权所有 

地址:厦门市前埔南路1263号  TEL:0592-5955313

闽ICP备11005956号-4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719